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周边外交的重要目标,体现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良好愿望。2025年召开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就深化周边发展融合、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周边工作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以元首外交为引领,同周边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强各领域交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形成务实高效的周边工作框架,推动周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如今,中国已同周边17个国家确立构建命运共同体共同目标,同周边25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18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在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形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全覆盖。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标志性工程开花结果,“小而美”民生项目合作别开生面,惠及更多周边国家民众。包括东亚合作、澜湄合作、中国—中亚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等在内的区域合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周边外交和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结出累累硕果,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了良好周边环境,也为周边地区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也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必须以全球视野审视周边,增强做好周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以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为共同愿景,以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为理念方针,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为基本遵循,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要平台,以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为战略支撑,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同时,巩固与周边国家的战略互信,支持地区国家走稳自身发展道路,妥善管控矛盾分歧。深化发展融合,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开展安全和执法合作,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扩大交往交流,便利人员往来。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对亚洲的承诺,更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贡献。新征程上,我们要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各项部署落地见效,不断深化同周边的发展融合,携手地区国家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共同创造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
(编辑:盛玮)来源:求是网 作者:求是网评论员

